清代,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,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。清人袁枚《随园食单》介绍道:“酥皮月饼,以松仁、核桃仁、瓜子仁和冰糖、猪油作馅,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,迥异寻常”。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**。遍观全国,已形成京、津、苏、广、潮五种风味系列,且围绕中秋拜月、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,如江南的“卜状元”: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,叠在一起,较大的放在下面,为“状元”;中等的放在中间,为“榜眼”;较小的在上面,为“探花”。而后全家人掷骰子,谁的数码较多,即为状元,吃大块;依次为榜眼、探花,游戏取乐。
广式月饼:皮薄、松软、香甜、馅足。
苏式月饼:松脆、香酥、层酥相叠,五仁月饼的做法,重油而不腻,甜咸适口。
滇式月饼:皮酥馅美,甜咸适中,色泽澄黄,油而不腻 。
京式月饼:外形精美,皮薄酥软,层次分明,风味诱人。
潮式月饼:重油重糖,月饼,口感柔软。
徽式月饼:小巧玲珑,洁白如玉,皮酥馅饱。
衢式月饼:酥香可口,芝麻当家。
秦式月饼:冰糖、板油出头、皮酥馅甘,甜而不腻。
晋式月饼:甜香,醇和。形式古朴,麦轩月饼,口味醇厚、酥绵爽口,甜而不腻。
丰镇月饼:味道香甜,入口醇香浓厚,令人回味无穷。